
鼎之道、易于行
互聯網知識付費產生的原因
時間:2020-06-01
來源:互聯網
瀏覽:4113
今天看到一篇談互聯網知識付費出現原因的文章,作者提出了三個觀點:
一是傳統知識媒體的衰落;二是支付手段的成熟:三是付費人群的成熟。我對此持有不同觀點。
資源稀缺性理論告訴我們,人類社會有一個基本矛盾,資源的稀缺性和人類需求的無限性天然的不協調,即人類的“過度需求”客觀上使得資源“相對稀缺”,因而需要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由此經濟學成為必要。該理論還指出,如果資源是“無限”的,那么經濟學就沒有必要,也即不用對資源進行優化配置。
然而,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知識在日益膨脹,趨向“無限”,但知識付費卻日漸流行,知識定制化越來越為大眾特別是白領所需要,知識定制化與知識付費其實就是對知識優化配置的結果。
這一現象讓我們發現,其實資源不稀缺依然需要進行優化配置,而且資源越多就越需要優化配置,這就好比衣柜里的衣服很少的時候不需要我們去整理,衣服多了反而需要去整理,所以現在誕生了衣柜整理師這樣一個新職業。
而在知識領域,在宏觀層面上知識無限,但每個人的需求又可以不斷進行細分,因而細分的需求要想在龐雜的知識資源上得到滿足,就必須進行知識的篩選、整理(優化配置)。
在以上分析下我得出,知識付費產生的主要原因是時間的稀缺和創意的需求。
一是篩選、優化配置知識必要從海量資源里去粗取精,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而現代社會里,時間對于很多人特別是白領來說已經成為稀缺品,他們寧愿付費去獲得別人已經整理好的知識資源。同時,通過付費獲取的知識恰好為自己所需要,這就節省了那些因無效閱讀而浪費的時間。
二是在內容為王的時代,創意擁有了更大的市場,人們愿意為那些從海量知識里升華而來的創意內容付費。
因此,本文所說的“傳統知識媒體的衰落”、“支付手段的成熟”、“付費人群的成熟”三個觀點只是知識付費產生的條件而非原因,其內在原因在于人們時間的稀缺和對創意的需求。
所以,知識經濟的紅利除了內容的創造(比如出版圖書等)外,還有能夠為客戶節省時間、提供快速有效創意的定制化服務。這其實就是在知識資源膨脹的背景下利用經濟手段進行優化配置進而創造出新的稀缺、滿足新的需求。
從經濟學的角度延伸來看,無論哪個領域,資源即使飽和或者過剩,我們依然可以通過優化配置、提供定制化產品或服務來創造價值。